2006-09-30 http://www.adr-zj.net
2006年9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京召开了以“加强信用建设,确保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食品安全信用高层论坛。此次论坛是为贯彻全国整规办等十三个部门联合签发的《关于深入开展“诚信兴商”活动的意见》的精神,落实《2006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方案》的总体安排而召开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惠鲁生在会上发言并强调,要全面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必须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建设信用中国。
惠鲁生首先就“全面提升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作了阐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是全面提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面对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有从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才能促进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的形成,才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直积极稳妥地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着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多次调研,反复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4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公安部、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明确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落实《指导意见》的要求,两年多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截至目前,国家层面的试点已有8个城市和4个行业,全国29个省(区、市)在130多个城市进行了试点。二是积极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知识普及。各试点城市和试点行业、试点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信用知识宣传,试点企业发出了“共铸诚信,确保安全”的倡议,努力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大力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工作。目前,4个行业协会已经出台了15个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四是加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档案建设。各试点城市立足整合现有监管资源,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的建立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五是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信用的征集、评价和披露工作。部分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开展了信用评价工作,进行了信息的征集、初选、公示、意见反馈、复审和审定等工作。
惠鲁生最后强调,下一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与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配合,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扩展信用建设领域,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充分运用信用建设成果,推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此次高层论坛邀请了政府部门领导、法律界专家、试点城市、试点行业和试点企业的代表,与会代表就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研讨。全国整规办、国家工商总局有关同志参加本次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