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药物不良反应》2003.8.9
(1)药物方面的因素:许多不良反应并非由于药物有效成分本身,而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例如稳定剂、着色剂、赋形剂、乳化剂、增溶剂等,或者由于化学合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药品在贮存、保管、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分解、降解、聚合产物而产生的。例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其分期或降解产物如青霉素噻唑酸、青霉烯酸等与机体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抗原而引起的。
(2)机体的因素:许多病人体内在遗传、新陈代谢、酶系统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常或缺陷,平时不一定能发现,一旦接触 某些药物以后就会暴露出来,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有些人红细胞膜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有缺陷,服用常规剂量的安替比林、伯氨喹或磺胺类药物后,容易出现溶血性反应。有些人肝细胞内缺乏乙酰化酶,使体内乙酰化过程减慢,服用异烟肼后容易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和维生素B6缺乏症,服用肼屈嗪后可引起全身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