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内容 ::
∴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通知
∴ 2005年度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纪要
∴ 关于修订葛根素注射剂说明书的通知
食药监注函[2004]136号
∴ 警惕克银丸引起的肝损害和剥脱性皮炎
∴ 羟乙基淀粉40、20氯化钠注射液与肾功能损害
∴ 莲必治注射液与急性肾功能损害
∴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学》学习班的通知
∴ 关于已批准临床研究的新药品种公告(第39号)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 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ADR报告奖励办法(草案)
你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正文[关闭窗口]
右旋糖酐40与过敏性休克

2005-06-03  第三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是蔗糖经肠膜状明串珠菌L.M—1226发酵后生成的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平均分子量40,000。临床上用于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关于使用右旋糖酐40引起的可疑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主要有皮疹、肺水肿、肾功能衰竭、过敏性休克等,其中过敏性休克53例,死亡10例。

  现有资料提示右旋糖酐40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而且过敏性休克多在首次输入数滴至数毫升时发生,故初次滴注时,应严密观察。鉴于此,提醒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同复方丹参等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临床使用时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甘露聚糖肽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甘露聚糖肽,曾用名:多抗甲素,系从健康人口腔咽喉部分离的α—溶血链球菌H1S—33号菌经深层发酵、分离提取的多糖类物质,

  目前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临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甘露聚糖肽注射剂的可疑不良反应有瘙痒、皮疹7例,寒战、发热1例,不同程度胸闷、呼吸困难10例。其中死亡病例5例(包括脑死亡1例)均来自2002年7月至12月的病例报告,死亡病例的不良反应表现都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现有资料提示甘露聚糖肽注射剂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提醒临床医务人员:此类不良反应表现严重,潜在危险较大,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同时加强用药后观察,及时做好异常情况的诊断和处理。建议生产厂家加强该产品的追踪监测,积极进行质量和工艺方面的研究。

  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葛根素注射液的化学名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异黄酮,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作用,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在临床上用于扩张血管。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本品的可疑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其中皮疹47例、过敏性哮喘1例、全身性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7例,此外还有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的溶血性贫血8例,其中1例死亡。

  鉴于静脉输注葛根素注射液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提醒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适应症,加强临床用药监护,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老年体弱患者,应注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方面的监测,并注意疗程不宜过长。

  穿琥宁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穿琥宁注射剂主要成分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作为抗病毒药应用于临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穿琥宁注射剂的可疑不良反应有药疹、血管性刺激疼痛、胃肠不适、呼吸困难、寒战、发热、过敏性休克、血小板减少等,其中包括过敏性休克5例、血小板减少5例。

  鉴于穿琥宁注射剂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使用、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儿童慎用。由于该药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尤其是应用600mg/日以上时、应注意观察血小板变化情况。临床应用时务必加强用药监护。

  参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参麦注射剂系由红参、麦冬制备而成中药复方注射剂。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参麦注射剂引起的可疑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为主,严重过敏性反应共17例,其中过敏性休克6例,呼吸困难5例,死亡1例。

  鉴于参麦注射剂可能引起一些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上应严格按照本品适应症范围使用,使用时务必加强用药监护。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